2021年高企政策(2021年高企認定流程)
隨著高新技術企業第三批次申報截止,2020年的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也隨之結束。對此,很多企業都把申報目標投向了2021年。
近年來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,國家大力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,越來越多寬松的創業政策,以及增長迅速的高企數量,這無疑會致使高企申報的審查標準越來越嚴格。所以對于想要申報高企認定的企業,一定要盡早開始準備,畢竟準備越多,成功率越高。
那么,對于2021年的高企認定政策是怎么樣的呢,又需要準備什么材料呢?
一、提前梳理知識產權情況
一個高新技術企業必須要有自主的核心知識產權。而核心知識產權分為I類和II類。這就要求企業需要盡早梳理旗下目前的知識產權情況,如果未達標,就應該及時利用現有符合申請條件的知識產權,查缺補漏、提前布局。對于得分更高的當屬發明專利,但是相應的申請授權周期長,需要2-3年;其他相應分數低的實用專利和著作權則只需要6-12個月和2-3個月。所以企業一定要盡早規劃好知識產權技術,保證數量和質量同在。
二、盡快轉化科技成果
知識產權技術梳理完之后,還應當盡快將其轉化為科技成果。科技轉化成果是高企認定的一個高分項。它意指將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轉化為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。其主成果一般有硬件、軟件、工藝、方法、服務等,副成果一般有標準、專利、論文、圖紙、著作、報告等。所以企業應該在前期就規劃做好立項評估定位,注重立項管理,建立規范組織管理制度,推動企業形成科技成果轉化,才能使其在評分中拿到高分。
三、歸集認定研發費用
在高企認定工作指南中,還明確規定了有關研發費用的范圍。其中包括人員人工費用、直接投入費用、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、無形資產攤銷費用、設計費用、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、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以及其他費用。除此之外,還明確指出企業應對研發費用進行單獨列支并單列到具體研發項目。如果企業在前期工作中沒有按項目對研發費用逐項進行歸集、認定,形成規范的科技財務管理體系,那么必然會導致后期有著龐大的工作量,自然也會提高企業申請科研項目資金的難度與風險。
四、提前建立合理人員結構
除此之外,合理的人員結構也需要提前建立。高企認定條件中明確規定研發人員要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比例要在10%以上。所以企業應當對人力資源進行專業系統的規劃,建立健全的人力資源體系,以此滿足公司和員工發展的需求。
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,企業一定要研究好高企認定指導工作,按照必要性的指標提前做好規劃,有助于企業提高認定成功率。對于很多沒有充分準備的企業來說,選擇一個正規的代理機構幫助其梳理高企認定材料,完成高企認定申報工作無疑才是更好的選擇。